近期上市、定制家居、大家居成為了家居行業時下最熱門的詞,受到很多業內人士的關注。“整裝定制家居”呈現出非常旺盛的需求,而“大家居”模式也被很多企業看中,但是企業在落實大家居模式時阻礙重重,效果不佳,導致“大家居”模式飽受質疑,該怎么突破成為大家深思的話題。
近期上市、定制家居、大家居成為了家居行業時下最熱門的詞,受到很多業內人士的關注。“整裝定制家居”呈現出非常旺盛的需求,而“大家居”模式也被很多企業看中,但是企業在落實大家居模式時阻礙重重,效果不佳,導致“大家居”模式飽受質疑,該怎么突破成為大家深思的話題。
年輕消費群體偏向大家居模式消費
隨著90后開始置業,追求個性化潮流化的他們,在選擇家裝建材或家居上,更青睞量身定制產品。而相比較父輩為了省錢貨比三家后,再單件購買拼湊,他們更偏向于省時省力地做“甩手掌柜”,優先選擇能一次性滿足所有需求的商家。
同時,有報告指出,到2022年76%的中國城市家庭將達到中產人群的收入水平,而在2000年此比例僅為4%。這部分快速崛起的中產人群,不僅消費能力強,也有較強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且對一站式購物和定制家居情有獨鐘。這樣的消費需求,倒逼著企業不得不積極整合上下游資源并相互融合,往大家居方向前進。
大家居模式踐行戰績不甚理想
近年來,不少泛家居行業品牌紛紛試水大家居戰略。有的只停留在高喊口號層面,尚未有切實行動;有的積極投入實踐,卻發現困難重重。原本專注細分領域的企業,開始重視資源整合,跨界進入相關行業。在業內,做家裝的將觸角伸向建材,做建材的配套裝修風格設計,做家居的企圖將家裝建材都收入囊中,跨界經營已不稀罕。
而現有高調呼喊或推行大家居戰略的企業,向市場交出的戰績并不甚理想。細究其原因,有以下三點:第一,對大家居的理解停留在豐富產品品類上,新產品的運營和管理能力尚未及時跟上,且忽略了與原先主營產品在品牌輸出上的關聯程度;第二,所謂“三分產品七分服務”,即便將新產品銷售出去,后續服務跟不上,也無法真正獲得用戶信賴;第三,盲目拉長產品線,導致成本增加,為保持利潤增長而采用激進的市場策略,加大運營風險。
而最為關鍵的是,大多數企業并沒有厘清大家居的核心訴求就匆匆上馬,大家居是以解決消費者對裝修選擇的恐懼癥為出發點,一站式滿足消費者的全屋空間解決方案,而這個核心訴求,也就注定了許多跟風企業的難以成功。
暢想未來,哪家企業最有潛力將大家居做成?這并沒有固定答案。但從現有的行業格局和市場形勢判斷,主打全屋定制的家居企業潛力較大,因為其離大家居的核心訴求最近,也是最有整合優勢的關聯行業。在原本全屋定制一站式服務的基礎上,根據消費者切實需求,再擴展相關品類和服務,實現向大家居格局轉型和升級。
而高喊全屋定制的企業和品牌猶如汗牛充棟,數量龐大,據統計,在2016年的廣州建博會上,就有近九成的家居企業祭出全屋定制口號,而跟風者眾,有實力者寡,真正能做到全屋定制的企業寥寥無幾。眾所周知,全屋定制概念的首倡者,正是今年新晉上市的尚品宅配。尚品宅配借助互聯網科技手段,巧妙地解決生產、營銷和服務等整合難題,并通過全屋定制、C2B、O2O、大數據、工業4.0逐步確立行業領先的“尚品模式”,成為行業借鑒的模板。尤為重要的是,與其他企業以產品為主導不同,尚品宅配一貫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以客戶需求為驅動,從首個提出免費量尺,把提升三個現場服務水平提上戰略綱領,到提供吃喝玩樂一條龍的極致線下服務體驗,再到成立生活方式研究中心,以百萬用戶為研究樣本,推出遵循中國家庭全生命周期的“我+生活方式”全屋空間解決系統,尚品宅配以滿足消費者的不同個性化需求為驅動,促進家居行業由傳統制造業向現代服務業轉變,而這種貫徹尚品宅配成長歷程的服務理念,則與大家居不謀而合。
而今年登陸資本市場后,有了資本的加持和大眾聚焦的品牌聲量助推,尚品宅配在品牌推廣、渠道鋪設和產能擴張方面也將迎來一個質的飛越,而這些,又必然將原本就離大家居甚近的尚品宅配往前推動、更進一步。
無疑大家居模式為未來行業發展趨勢,也是消費趨勢,但是還存在很多挑戰。想要做好大家居,門窗需要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做好品牌口碑,抓住消費需求,步步為營,層層推進,才能取得滿意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