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電商與實體店的矛盾愈演愈烈。一邊是不斷刷新的銷售記錄,一邊是門庭冷落,撤店不斷,乍一看,這二者已經勢同水火。其實,電商與實體店之間,只是銷售形勢不同,從來不是對立關系。隨著新零售的出現,線上線下融合成趨勢,純電商將死,這對傳統門窗企業而言,也是一個新的發展機遇。
互聯網時代,電商與實體店的矛盾愈演愈烈。一邊是不斷刷新的銷售記錄,一邊是門庭冷落,撤店不斷,乍一看,這二者已經勢同水火。其實,電商與實體店之間,只是銷售形勢不同,從來不是對立關系。隨著新零售的出現,線上線下融合成趨勢,純電商將死,這對傳統門窗企業而言,也是一個新的發展機遇。
純電商時代已成過去
經歷了早前的粗放式增長,流量電商的紅利期早已過去。數據顯示,PC端與移動端網購增速均顯著放緩,預計2018年PC端、移動端增速將從2012年48%、43%的超高速增長降至23%、17%。除了互聯網流量紅利逐步消退外,純電商競爭日趨激烈,開店、運營、物流、推廣等多項費用,使得電商成本優勢不再,線上成本與線下成本幾近相同,價格優勢不再明顯。純電商時代已經成為過去。
伴隨消費升級,商品和服務深入融合,消費者除購買優質商品,對于體驗式消費需求也逐漸凸顯。單純依賴流量增長的線上模式和僅靠開店的線下模式增長已經見頂,線上線下的融合將是零售行業的新突破,也為門窗企業發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線上線下結合成趨勢
馬云眼中的“新零售”到底是什么樣子也許我們一時還捉摸不清,但電商與實體賣場之間的融合其實早已存在。以阿里、京東為代表的電商巨頭瞄準了新零售這一藍海,布局線下,通過股權合作,深化與線下實體零售的合作,克服輕度合作難以協調的問題,從流量、系統到供應鏈、物流全面推進。
自誕生以來,中國互聯網已經走過了二十多年的歷程,經歷過天真爛漫,對萬物充滿好奇的懵懂期;也經歷過不可一世,革盡一切的叛逆期。直到電商們開始冷靜下來重新思考,主動尋求實體賣場的合作,結合二者之間的優勢。
新零售到底能否像預想中一樣有效解決門窗電商與實體店當前所面臨的困境,尚不可知。但這種思維模式至少給門窗企業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一種新的突破方式。